美国新移民中的中国旅美学人“李根现象”

张渝

几个月前,1989年赴美留学的药物化学博士李根加盟美国著名跨国公司百时美施贵宝,被任命为该公司中国总部的总裁助理。他负责公司在中国的战略策划,及向中国转让技术的事宜。目前,他正着手公司与中国的第2个合作项目――在上海筹建一个颇具规模的药物筛选研究中心。这位曾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并在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进行过药物化学博士后研究的“新移民”,得到了公司高层的充分重视和信赖。公司希冀通过他拓展中国乃至亚洲的业务,而他则愿意成为一座桥梁,沟通中美之间科技与商业的交流,并以自己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寻找为祖国服务的机会。他的“开局”很成功。

记者是在国务院侨办召开的海外青年学者团体负责人座谈会上见到李根的。他作为中国旅美专家教授联合会会长、北京大学美东校友会会长出席了座谈。在此之前,他刚刚参加了一个有关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洽谈会。频繁的社会活动,使他不仅熟悉国内有关的政策条文,而且也熟识北京高层的不少官员。在座谈会上,当有些留学人员因情况不熟提出若干政策方面的问题时,李根便会象主持人似的为他们作答。会下他戏称:“我是侨办的编外职员。”

“李根现象”实际上代表了一种趋势。经过了多年艰苦奋斗,新移民中不少人已经跻身于当地主流社会。他们或在大学做教授,或进入大公司、研究机构成为高级研究人员。下一步,他们的路怎么走?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寻求发展的目光转向了自己的祖国。中国经济改革的大潮以及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使他们心动,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爱国爱乡的美德也促使他们开始寻找机会,希望能参与祖国如火如荼的经济建设中,以一已之力做一点事。
李根在公司的地位显而易见十分重要。谈到这一点,李根说,我的地位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当前的形势发展所赋予的。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难得的机会,这是过去几代华侨都没有过、今后出去的人也未必能碰上的机会。就好象一辆车开过来,门开了,你要抓紧上去。我们是幸运的,当然也很辛苦。或许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活得很累。

李根也曾想过,学成回国,回母校北京大学去做教授。1994年他到北京,曾专门回学校去谈过,北大校方也十分欢迎他回去。然而问题最终归结到钱上。要继续他在康乃尔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课题,需要一个世界一流水平的实验室,而维持这样一个实验室,国内目前还很难做到。这件事使他感触很深。他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定位。

李根做学生时曾担任学生干部多年。他曾任北京市学联委员、全国博士后联谊会会长。多年的经历使他感到自己在组织管理方面也有所长。“在留学生中学问做得同我一样好的有许多,而能在组织管理方面也有所长的却不是很多。中国目前更缺乏的是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

于是在1995年他进入了著名的康乃尔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一年后拿到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从百时美施贵宝公司正式“下海”。

有人估计,在美国的新移民中,象李根这样,达到相当的专业水准后又脱离学术领域进入管理层的,约占10%,还有更多的人尚举棋未定。他们在寻找机会,探索更适合自己的方式,以期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

80年代出国的旅美学人经过十几年含辛如苦的奋斗, 已有相当数量的成员成了美国各行各业的专家,形成了一个新的中国旅美高级知识分子阶层。李根担任会长的“中国旅美专家教授联合会”即是这一批人组成的社团之一。联合会成立於1994年10月,除了成员之间交流信息、相互支持、携手并进以及维护自身权益外,联合会的宗旨之一,是协助咨询并解决中国迫切的科学议题,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做美中科技文化交流的桥梁。联合会由一批热心公益的专家学者担任各项组织工作,会长采取半年任期制。李根为第4任会长。这个联合会亦得到国内有关方面的重视。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中科院院长周光召、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先后多次会见过联合会的代表,鼓励他们以己之长为国服务。

与老华侨相比,新移民的生活工作环境、社会经济地位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中国经济的崛起,使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回到这块土地上来寻求发展;善加利用,路子会越走越宽。大洋彼岸,也有一座蕴藏着相当能量的人才库。

收藏
此条目发表在 新闻快递 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