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归档:六月 2003

郭红:加拿大华文报纸概况

加拿大是西方少数几个实行移民政策的国家之一。其地理特点之一是幅员辽阔,但人口密度极低,在近代史上,加拿大就是由移民组成的大国。这些特点使得政府长期实行移民政策。1978年之前,移民来源主要是欧洲国家,近20年来则主要是亚洲国家,而且主要是华裔,从当初的香港华人移民潮,到98年开始的大陆移民潮,仅1996年至2001年这6年中就有15万左右的大陆移民涌入。2002年仅多伦多和温哥华两地的华人就达80万人,华人已占全加总人口的4%-5%。(《星星生活周报》2002.6.14)中文已经成为英、法语之外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加少数民族语言。在加拿大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和渥太华等大城市,都有一定规模的唐人街。目前,华人讲粤语的人仍占多数,但讲普通话或懂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 在加拿大,中文报纸的发行量主要是根据城市大小和历史长短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千份和万份之间。少量中文报纸明价出售,大多数则放在商场、餐馆、商店、照相馆等华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任人免费自取。 从发行上讲,加拿大华文报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付费报纸,另一类是免费报纸。目前,主导全加中文报业(付费报纸)市场的有三份报纸:《星岛日报》、《世界日报》和《明报》。前两份报纸在加发行历史稍长一些;《明报》自1993年5月在加问世,两年后打开市场,三年后形成与《星岛日报》和《世界日报》“三分天下”的局面,并且后来居上,成为目前阅读人数最多的中文报纸,每日拥有5万多读者。《明报》是香港《明报》的加拿大版。先是于1993年5月29日在多伦多创办了加东版,彩色印刷。除了刊登香港《明报》的内容外,还转载《明报》周刊和月刊的文章。同年10年又在温哥华创办了加西版。加东版日出对开纸20张,加西版出18张(《海外华文传媒研究》P264,程曼丽,新华出版社)。在以往加拿大中文报纸市场上,港台报纸一直占居主导地位(《明报》及《星岛日报》由香港移民创办,《世界日报》由台湾移民创办)。自从《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年5月在多伦多发行以来,格局开始发生变化。1997年3月,新民国际有限公司与加拿大博道影视传播公司合作,把《新民晚报》美国版从洛杉矶空运到温哥华,再由博道公司发到大温哥华地区130多个发行点,使读者能够看到当天的报纸。温哥华地区原有的三家主要中文报纸,《明报》及《星岛日报》偏重香港新闻,《世界日报》偏重台湾新闻,如今的《新民晚报》着重报道中国大陆新闻,从而使大陆方面的声音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成为在加华人“了解加拿大社会的窗口,联络祖国感情的纽带,表达留学报国的园地,提供社区服务的媒体”(《海外华文传媒研究》P266)。据加拿大纳而逊公司发表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加华人每周阅读中文报纸的比率逐年增加。这项调查指出1998年至2000年期间,温哥华当地30多万华人每周阅读中文报纸的比率从80%上升到82%,而同期英文报纸的华裔读者则从1998年的37%下降至27%。 免费报纸从内容上讲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生活类报纸。最具代表性的是《星星生活周报》加东版。该报共24版,小报形式。头版、末版及中间四版(11,12,13,14)彩色印刷,其余版面黑白印刷。众多华人都很喜欢看《星星生活周报》。“看了这分报纸,可以通晓最近国际、中国、加国的大事;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经济、政治、技术和求职等多方面的知识。常读这份报纸会使社会上多一位好参谋、好医生、好朋友。这份报纸从内容到形式都很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在生活中买房、买车、购物都有很具有指导意义的好文章,对学知识、学本领、投资理财都会提供好去处、好办法。这份报纸还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信息,而且都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星星生活周报》第三十七期,2002.6.14)。该报设有加国新闻、安家必读、奇闻趣事、培训进修、全球华人、职场人生、理财中心、健康生活、苦乐移民、社区星光、生活论坛等栏目。 二、新闻类报纸。如《大中报》、《新世纪》、《中华导报》、《大纪元时报》等。前两中报纸形式是小报,后两种报纸形式是西方传统瘦报。此类报纸以时事新闻为主。其中《大中报》、《新世纪》又偏重于社论、时评。均以黑白印刷为主。《中华导报》完全黑白印刷,只有少量套红,其余三种报纸有少量色彩。新闻类报纸除了新闻、社论、时评外,也有其他内容。如《大中报》还设有科技资讯、健康园地、投资理财等栏目。《新世纪》设有文体天空、健康人生、情感心情等栏目。《大纪元时报》设有家庭生活、世界风情、影视广场等栏目。此外,广告占此类报纸版面的1/3到2/3。 三、宗教类报纸。加拿大是个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全国绝大多数人信天主教或基督教,信其他宗教的人较少,其中信天主教的占47%,信基督教的占41%,其他人分别信东正教、犹太教、摩门教和佛教,不信教的人约占总人口的7.4%。宗教类报纸中《号角》加东版影响力较大。它是纽约《号角》月刊的加拿大版。1992年3月创刊,每月一期,18版,瘦报。出版者为基督教角声布道团。该报称:“与社区大众接触时发现大部分的新移民,因语言的隔阂,无法了解北美社会的状况;因出来乍到,缺乏亲友的扶持。……因此主动向北美同胞伸出友谊之手,大家交个朋友。”。其工作人员全部是义工。该报设有社取版、综合时事评论、天伦乐、生命线、家在加乡、时蔬集、多言多语、人间有情、教会消息、写我真情等栏目。此外,还有温哥华出版的华文佛教半月刊《真佛报》等。(《海外华文传媒研究》P265)。 四、商业类报纸。严格意义上讲,此类报纸并不是真正的报纸,而是一些印刷精美的广告宣传品。有的是对开小报,或四版、六版、八版、十六版不等,有的是对开瘦报,但比一般瘦报窄,也是四版、六版不等,最多可达二十多版。还有的印制成杂志形式,如2002年7月 26日创刊的《多周刊》把广告分成不同类别,如多游篇,讲述加拿大旅游景点及各种时尚运动;多食篇介绍特色小吃及地理位置、价格等。;另外还有如多乐街、多衫店、多滋味、多车行等。这些报纸全部彩色印刷,画面精美,有的还可收藏,也是放置各商场、餐馆等免费自取。 由于加拿大华人文报纸大部分由港、台人创办,所以,大部分华文报纸,如《星岛日报》、《世界日报》《明报》《环球华报》《号角》等,都是繁体字,还有的是繁体竖版,版面编排、设计等也都与港、台报纸相类似。香港的报纸认为,读者是报章首先要面对的基础市场,读者会出时间和买报钱来获取资讯娱乐,报社就必须迎和读者需要,充分提供信息,以回报读者已经付出的双重投资。读者就是市场的总代号《星岛日报》《明报》等香港人创办的报纸,充分体现了这一办报理念。 首先,从版面设计与编排的角度看,每期报纸都有版面索引,读者可以很快找到自己关注的内容所在版面,例如:《明报》2002.3.13日,第一版左下角版面索引,要闻:A1、A2;加国新闻:A3、A4、A5、A6,国际新闻:A7、A8、A10,中国新闻:A12、A14、A15、A16,港闻:A17、A18、A19、A20、A21,香港股市行情:A22、A23,香港赛马:A26,香港财经:B14、B16,工商社团动态:A25,体育:A27、A28,加美经济:B1、B3、B4,影视:C1、C3、C4、C13、C14、C15,妆身Baby:C16,一味靠车:D1,非常人物:D2,明坛专栏:D3、D7、D13,语文版:D15,健康版:D16;《星岛日报》2001.7.29日版面索引放在右下角:要闻:DAN1,加国要闻:CAN2,省市都会:DAN5,社区新闻:CAN7,每周专题:CAN9,天气预报:CAN11,中国体育:CAN13,体育新闻:CAN15、16,财经要闻:BUS1,香港经济BUS3,5,7,9,11,12。由上可以看出,这两份报纸,尤其是《明报》,非常重视香港新闻。报纸均彩色印刷,版面清晰,图片占据重要地位,有的一版图片达3/2版面(如《星岛日报》2001.7.29日CAN15对奥运会的报道),但图片设计安排合理,色彩搭配赏心悦目,除了传达重要信息外,还给读者还来美的享受。 其次,从内容上看,除了加国新闻、国际新闻、中国新闻及港台新闻、财经信息外,特别注重生活副刊及专栏。例如:《明报》生活副刊有一版,取名为《亲子时间》,其中一期介绍儿童安全系列,日常生活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细节,都有可能对孩子的安全造成威胁,该期详细刊载了如何避免这类事件,如洗澡时的注意事项,玩具、饮食、衣物、家具用品摆放,以及药物等的注意事项等使读者在看报休闲娱乐中学到知识。此外,随报每天附送副刊,也是《明报》的一大特点。例如:该报周一附送的《中华探索》,是《亚洲周刊》以及《明报月刊》精选,共16版,其中除广告外,有专题、评论先机二手车天地、移民顾问、文艺、高科技传真、电脑广场等栏目,周四附送《地产金页》,44页,介绍地产公司,购房指南,家居布置,园艺维护等,值得一提的是该副刊后面附有地产经纪广告索引,包括地产经纪人姓名、职衔、电话、公司及广告页码。由于《地产金页》主要介绍房产,所以地产经纪人广告特别多,有了索引,读者就能立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产经纪人,方便又省力。周五附送有关时尚、饮食的副刊。周日附送厚达68页的《明报周刊星期日》。所有附送均彩色印刷,印刷精美,可以收藏。免费报纸也体现了为读者报务的特点,如受华人欢迎的生活类报刊《星星生活周报》。 由于加拿大华文媒体以第一代移民为主要受众,他们虽然可能努力学习英文,积极融入主流社会,然而,他们毕竟从小在中国受了20多年的中文教育,受到的是中华文化的熏陶,并且移民的主要类型是技术移民和商业移民,他们和过去的华工不同,绝大多数都是年富力强,或者受过高等教育,有一技之长,或者携有大笔资金,懂得投资经营,因此,他们对华文媒体质量的要求也比较高,很难会长期满足于粗制滥造,文化含量低下的中文媒体,对加拿大华文媒体受众正确分析后,各报纸确立了适合自己的编辑方针,如《球球华报》“在‘贴近生活’和‘机动灵活’上做文章,充分发挥专栏作家和特约记者队伍的作用,办出自己的特色。开辟‘加声华语’专门讨论中西文化的冲突,加国华人共同关心的问题,文化互融的切入点;‘新移民’专版主要提供定居创业的实用知识和指导;‘社团消息’经常登载当地各社团和协会的活动及信息,贴近当地读者的生活,长期连载有本地特色的‘加拿大狞猎札记’以及本土华裔作家在关加拿大移民生活。把为华人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创造华文的文化环境,延续中华文化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参见中新网《加拿大本土华文报刊:长期发展战略的探讨》张雁(《环球华报》社长)。 广告是加拿大华文报纸――无论是收费报纸还是免费报纸――的重要内容,一般占报纸版面的1/3至2/3。前文已经提到,华文报纸受众以第一代移民为主,主要类型是技术移民和商业移民,因而,广告内容以理财投资,移民法律师事处所,语言培训,地产经纪人以及牙医为主。当然,也有一些商品广告。此外,分类广告是广告主要种类之一,要在当地租房、求职、寻医、学驾驶等,可以求助于它们。《星星生活周报》免费刊登分类广告,但详细介绍了免费刊登守则及刊登办法:“免费分类广告仅限于私人刊登,公司或商业性分类广告归属收费分类广告;免费分类广告的种类以房屋出租、二手车、二手用品三个种类为主及其他私人性质的买卖信息;免费分类广告先到先登,本报保留选择刊登的权力;免费分类广告一律根据收电子邮件内容为准,一经落稿,恕不更改;广告方字内容由刊登者自行负责;免费分类广告不接受预订期数的要求,每次限一栏,每次最多可刊登五期,但并不保证五期;本报不负责通知广告是否刊登及本报保留修改刊登守则的权利”(参见《星星生活周报》) 从总体来说加拿大华文报纸发行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付费,另一种是免费。但具体来讲,还有其他方式间接刺激发行量。一种是以免费促付费。例如《东方之星广告报》。这是一份免费报纸,但第一版刊登的是《东方之星文汇报》导读,即标题。《东方之星文汇报》是一份付费报纸,读者若对导读某一消息有兴趣,只有购买付费报纸才能了解到具体内容。另一种是以付费促付费。例如,《明报》每天附送的免费副刊,读者不需购买报纸就可以报纸中直接抽取副刊,扩大了知名度,从而间接地促进了发行量。还有一种是报纸配网站,如《星星生活周报》第二版都会有“本报网站一周主要新闻快递标题”,实现了报纸与互联网互动。 但是,加拿大华文报纸也普遍面对着这样一个问题:市场过小、竞争激烈。加拿大的一百多万华人只相当与中国的一个中等城市,还分布在99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即便华裔在大城市相对集中,数量上也仍然非常有限。在这种市场状况中,几家华文报刊竞相开办,带来的竞争自然非常激烈。不过,竞争是一柄双刃利剑。有竞争就会有失败和破产,但有竞争才有发展和提高。《星岛日报》、《世界日报》、《明报》相对来说比较成功,与他们贴近生活、机动灵活的办报方针分不开。追求质量,根据读者的特点来选择和开拓广告市场,而不是一窝蜂地跟着其他华文媒体去“分饼”,或许是他们成功的经验之一吧。 http://www.zijin.net/gb/content/2003-06/09/content_3433.htm

发表在 新闻快递 | 留下评论

法新社:中国真的控制了乙脑吗?

记者宁方报导/中国卫生部29日发布内地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通报称,今年4月底以来在广东省部分地区先后发生的乙脑疫情,目前已得到控制。法新社30日发自北京的报导对此表示怀疑,指出中国南部又新增85名乙脑患者,卫生部却声称疫情得到控制。 法新社引述新华社的报导说,卫生部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27日10时,广东省共有18个市报告乙脑病例,累计报告296例,死亡25例,疑似48例,其中大部分病例发生在五六月份,6月份报告病例224例。 报导说,自乙脑今年4月在广东爆发以来,中央政府已下令地方当局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包括注射乙脑疫苗和灭蚊。医院则全力治疗乙脑病人。截至6月份,全国乙脑发病率维持在一个低水平。 但报导提醒到,从乙脑历年发病情况看,每年仍有一定数量的人发病,而且少数地区还有流行或爆发流行,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法新社指出,中国每年都会爆发零星的小规模流行病。作为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季节性传染病,乙脑通常6月份在中国南方出现,并在随后几个月内逐渐向北部扩散。 官方媒体上周曾报导,湖南省和海南省也报告发现了乙脑病例,三省病人总数为211人。新华社29日的报导虽没有提及湖南和海南的疫情,但显示病人总数增加了85人。 7月、8月和9月被认为是乙脑发病高峰。不过,中国卫生部表示,自70年代中期中国研制生产乙脑疫苗以来,乙脑在中国的发病率已经大减。 卫生部官员说,只要预防和治疗措施得到正确实施,发病情况将得到控制,甚至减少。卫生部敦促地方官员对乙脑的进一步传播提高警惕。 法新社说,有了隐瞒萨斯疫情的教训后,地方官员都很清楚,任何试图隐瞒或缓报疫情的企图都将受到严厉惩罚。

发表在 新闻快递 | 留下评论

中国大陆地下钱庄洗钱管道猖獗

  (中央社记者焦兴华特稿)近年来中国大陆地下经济猖獗,庞大的地下财富透过地下钱庄流到境外。据估计,每年透过地下钱庄洗钱的金额高达人民币两千亿元,约占大陆GDP的百分之二,对中国大陆经济已构成相当威胁。   中共当局深感事态严重,公安部与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联手展开整顿和规范外汇市场经济秩序活动,严厉打击外汇非法交易和外汇非法交易的地下钱庄。   其实大陆整顿地下钱庄每年都有,去年七月外汇局和公安部进行过打击地下钱庄行动。前年类似的要求也被提出过,二000年外汇局和公安部甚至还联手打击五个地下钱庄泛滥地区,但效果不彰。   地下钱庄在中国大陆存在是个公开的秘密,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到边远的新疆;从在街头游荡的「倒汇黄牛」,到部分地区明目张胆地以公司形式经营的地下钱庄。在温州地下钱庄甚至采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股份制」,各家都有明确的放贷对象和势力范围,经营业务互不重叠。   即使在北京,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门外,几乎每位进出营业大厅的人,都会被黄牛问及是否要换美元。北京人说起换外币必定提到雅宝路,因为中行北京市分行就在此,门外马路上聚集的套汇黄牛,也是全北京最多的。   不过无论是以街头黄牛为塔底、庄主为塔顶的炒卖外汇的非法活动,还是非法集资或发放高利贷的地下钱庄,都并非危害最大的地下钱庄。占据非法外汇买卖最大份额、对中国经济危害最严重的,是专为外汇违法犯罪资金流动提供服务的地下钱庄,这些地下钱庄进行的交易,属于国际洗钱犯罪行为。   国际洗钱透过地下钱庄等境内外串通方式转款,已成为大陆公开的秘密,特别是广东潮汕、福建与浙江一带,情况十分猖獗。据北京经济参考报披露,轰动一时的厦门集团远华走私案中,远华集团的大部分非法外汇收入,都是通过地下钱庄流往境外的。据调查,一九九六年至九八年,远华集团走私收入中一百二十亿元,就是由一家地下钱庄,经由其境外合伙人支付外汇给远华在香港的机构。   此外,二00一年福建警方破获的六合彩赌案,涉案人也是透过地下钱庄将钱转移出去,由于过程中不断变换帐户,涉案嫌犯的银行帐户因此多达二十八个。   送子女出国窝藏赃款也是把黑钱转移出去的手法,   还有使用分散转、直接携带、化整为零的方法把钱运出境,出关的路子多得很,比如从深圳到香港有免检直通车,带多少钱出去也没有人知道,资金从香港进入美国就更容易。其他手法还包括:采取境内外合谋签订虚假合同、合资在境外办企业、出口不收汇、进口不到货或是假造贸易合作单证等方式,将大陆境内资金或权益转移到境外。   除了设法将钱转出境外,部分靠着非法收入暴富的高收入者,纷纷投保未经批准就进入大陆的境外保险机构,保单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这种状况最常见于晋江、石狮等地。据估计,每年至少有上亿元人民币的保费就这样流到境外保险公司,所赚取的保费不比中资的保险公司少。   网路资讯科技的发达让不法分子将脑筋动到电脑网路上,利用网路转移资金更增加防堵困难性,再加上地下钱庄洗钱金额庞大,且是非法交易,布下重重耳目,组织性非常严密,使得中国大陆每次雷厉风行打击地下钱庄行动,最后都落得雷声大、雨点小,草草收场。

发表在 新闻快递 | 留下评论

六记者联手追击(4):杨秀珠会被美国政府追查吗?

亲属之间有许多纠纷 杨海燕还对多维时报说,对于曼哈顿西29街那处房产,几个兄弟姐妹和亲属之间还有许多纠纷。杨寿弟的脾气很不好,觉得是杨海燕走露风声,曾为此和她争吵过。现在房产都由杨家兄妹控制,她本人并没有份,只顾自己的生意,并没有介入其中任何交易。 至于签署文件将房产转到杨秀珠名下的缪德兴,杨海燕则表示「知道这个人」,但不愿透露详情。 对于政府记录中显示给YANG,XIU ZHU的物业缴税的LIU,XUE-ZHU,杨海燕表示不知道这个名字,但听起来好像也有个「秀珠」在里面。 杨海燕认为,地产业主欠税或者违反消防、清洁等规定是难免的事,接到法院传票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杨海燕26日对多维时报表示,杨秀珠很长时间没有和她联系了。她听说了杨秀珠来美国这件事后,还去问过亲戚们是否属实。不过,她又说,有一天她在街上遇到过杨秀珠。 出逃美国的前中国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早在1996年就由在纽约的亲友为她购买了一处曼哈顿中城公寓大楼。目前该楼仍属于她名下,估计价值超过4百万美元,楼上4层出租给温州移民,底层出租给一家手提包店。(多维社记者摄) 杨海燕还透露,杨秀珠排行老大,共有四个弟弟,杨寿弟和杨建军目前在纽约,杨光荣在温州已经被政府调查,还有一个弟弟在温州市检察院当检察官。 王九鼎律师「记不起来」了 多维时报记者多次试图联系华人律师王九鼎(Daniel Wang),但他办公室人说王律师在长岛为客户打理事务,一时回不了法拉盛。 在电话中,王九鼎对多维时报说,事情过去多年,他有许多客户,对这件杨秀珠案子已经「记不起来」了。 纽约郡最高法院因欠税发给YANG XIU ZHU的传票。(多维社记者摄) 纽约市政府的档案显示,在法拉盛开业的王九鼎律师曾经接受「纽约国际进出口贸易公司」总裁缪德兴的委托,为房产转让给杨秀珠作法律公证,并在法律文件上签名。 杨秀珠会被美国政府追查吗? 中国媒体说,杨秀珠是在浙江省纪检部门立案调查「女厅长携款全家出逃」事件之前离开中国,使用化名,先到新加坡,后到美国的。 有专业人士分析说,如果杨秀珠是使用化名入境美国,就已经触犯了美国移民法,属于伪造身份和移民欺诈,应该被递解出境。即使杨秀珠没有使用化名,她来美国是以何种理由,如何取得签证的,也是值得联邦政府调查。 受中国官方调查逃到美国的前浙江省建设厅长杨秀珠(资料照片) 专业人士还分析,如果杨秀珠使用本名在美国购买房地产,当局就可以通过房产交易记录查到此人。如果杨秀珠或其代理人通过设立公司,使用非法款项购买房产,然后再转到她本人的名下,涉嫌洗钱,同样值得联邦政府调查。 不过,也有人对美国政府是否将会追查杨秀珠表示疑,最重要的原因是中美没签引渡条约,除非杨秀珠和亲属在美国涉嫌新的犯罪才可能翻出老帐。 相关新闻: 六位记者联手追击(4):杨秀珠会被美国政府追查吗? http://www.newstarweekly.com/news/viewarticle.php?t=20409 六位记者联手追击(3) :纽约法院向杨秀珠发出传票 http://www.newstarweekly.com/news/viewarticle.php?t=20378 六位记者联手追击(2):查实很多人在找杨秀珠 http://www.newstarweekly.com/news/viewarticle.php?t=20350 六位记者联手追击(1):杨秀珠外逃经长时间算计 http://www.newstarweekly.com/news/viewarticle.php?t=20319 六记者联手追击:杨秀珠七年前用中国老百姓血汗钱纽约买大楼 http://www.newstarweekly.com/news/viewarticle.php?t=20313

发表在 新闻快递 | 留下评论

国庆日多市入籍 五十移民宣誓成加人

(星报通讯社二十九日电)来自二十六个国家共五十名移民周日在多伦多市中心天虹体育馆宣誓成为加国公民。 这批加国新移民的入籍宣誓仪式是在加国两队棒球队-多伦多蓝鸟队和满地可博览队比赛前举行。 三十二岁的谢布勒(PHILIPPE JABOULET)是日正式成为加国公民后雀跃地表示,成为加国公民,就是加国一分子。他五年前由法国来到多伦多,希望取得在北美生活的宝贵经历。他深信自己通晓法语,会很容易适应加国的环境,却发觉未能完全明白魁北克人所讲的法语,难免有点苦恼。 他表示很享受多伦多的多元文化特色和认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又称赞加拿大人能对他人包容和尊重,更认为身为加拿大人,就意味可以活得开心和容易结交朋友。 来自美国纽约的桃莉(SHERMAINE TILLEY)表示,能够成为加拿大公民感到非常兴奋,可以在和平和自由的环境下生活,最重要的是能够依自己的意愿生活和为社会作出贡献。她目前跟来自捷克的同性伴侣定居多伦多市。 三十三岁的梅莉克(REHANA MALEK)五年前与家人移民加拿大寻找理想的生活,她周日宣誓成为加国公民后表示,最希望可以改善生活,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她与家人于一九八九年由印度移民西南亚国家巴林(BAHRAIN)。目前与丈夫都在医院工作,自己是营养师助理,丈夫则在物料供应部工作。梅莉克表示以成为加国公民为荣,既能享有高度自由,生活亦获得改善,加国实在给予她一家人许多宝贵的东西。 这批加国公民都会为成为加国一分子和为即将来临的国庆日安排庆祝节目。桃莉和她的伴侣将会来一次踏单车游和到郊外野餐。谢布勒这个星期内将会在面上绘画加国国旗和出席各类庆祝国庆活动。 主持是日公民宣誓仪式的法官宾妮伊(SUZANNE PINEL)在仪式中表示,座中会有人视加国为避难所,亦会有人在加国寻求挑战,但无论如何,加国国民都会以加国为家而珍之重之。

发表在 新闻快递 | 留下评论

多市贫童漫延周边地区

(星报通讯社多伦多二十九日电)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已经处于最严峻的多伦多市区儿童贫穷问题正以惊人速度向周边地区蔓延。 多伦多千禧年运动(TORONTON CAMPAIGN 2000)于周一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指出,尽管经济繁荣,多伦多三分之一的儿童,即十七万四千零五十名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与一九九五年相比较,贫困儿童上升了百分之十四,即增加了二万一千八百人。 多伦多千禧年运动是全国联合组织的一部分,该组织的设立是为了监督众议院一九八九年的一项决议的执行进展,即在二零零零年之前消除儿童贫穷现象。 报告中指出,多伦多周边地区儿童贫穷的比例虽然仍然较低,即杜咸区(DURHAM)、约克区及皮尔区大约五分之一,哈顿区(HALTON)为七分之一,但自一九九五年以来,多伦多周边地区儿童贫穷比例的上升速度非常之惊人,例如,杜咸区及皮尔区的上升幅度为百分之二十七,约克区为百分之二十二,哈顿区为百分之十二。

发表在 新闻快递 | 留下评论

曼里希望成为马田内阁外长

(加通社渥太华二十九日电)联邦财长曼里毫不理会近日有指他的自由党党魁竞逐对手马田不希望他日后成为其内阁成员的报道,并表示极为乐意在马田领导下的政府服务,尤其有兴趣获委担任外交事务工作。 曼里早前大力抨击马田拒绝披露其捐款者名单,令二人关系变得恶劣。马田阵营传出消息,指若果马田日后组织内阁时,曼里必定榜上无名。 但曼里接受访问时指出,当接替总理克里田的领袖角逐战落幕后,竞争对手之间亦需找寻彼此合作的途径。曼里表示,一旦他能胜出的话,必会预留内阁席位予马田。曼里说:“经过一场激烈角逐后,最重要是令自由党得到治愈。” 曼里、马田及另一自由党党魁候选人祖裔部长仙力金经过多场辩论互相攻击后,三人关系变得紧张,曼里与马田二人更充满敌意。因此有揣测指曼里将会脱离政坛,转到商界发展,藉以避免马田组织内阁时并无曼里分儿的情况出现,亦不致令曼里的尊严受到伤害。 但曼里坚持他对履行公务的承诺,并愿意成为马田内阁成员。 支持马田的自由党成员马素连尼最近表示,新总理人选必需大刀阔斧更换联邦内阁成员,加入更多新鲜面孔,否则也需大事改革,迎合选民的诉求。 马田必需在联邦政治层面上引入新成员。前新民主党卑诗省省长杜新志(UJJAL DOSANJH)及前纽宾士域省省长麦坚拿(FRANK McKENNA)是理想人选。但加国联邦主义要求内阁保持地域平衡局面,因此忠诚人士及罕有的草原省份自由党成员诸如卫生部长麦莉兰及工务局长古迪尔势将在内阁名单之中保持一席位。 曼里暗示乐意担任外交部长一职,明显看到他仍然恋栈该个他于二零零零年十月起曾经出任十五个月的内阁职务。 克里田于曼里担任过环绕美国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的工作一段日子后擢升曼里成为加国副总理,专注保安重责。曼里表示:“我仍未完成当时的工作,我在外交部的日子并不长久。” 外交部的职位对曼里而言是一份较好差事。马田曾经出任财长九年,任何人在马田领导下担任财长并不易做。

发表在 新闻快递 | 留下评论

田方萌:遭遇男色时代

每逢周二下午,Channel音乐台会推出一档叫座节目――“美人关”。节目一开始,从全国遴选的十名美男子在台上一字排开,向台下的几百位女观众自报家门,接着各尽所能献技献艺,或哀婉情歌一首,或热辣劲舞一段。表演过后,众帅哥顺次站到一高台上,由两位美艳少女挨个指点,每到一人前,就由观众以投票方式决定他是去是留,不中意者即被推入高台背后的水池中。留下来的男士进入下一轮决逐,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最后一名赢家胜出,有一万元大奖等着他拿。各轮投票中间穿插考验男选手的刁难题目,比如回答涉及隐私的问题,或是重复情人耳畔的表白。末了还有一场“青春活力秀”,三位选手只穿泳裤,赤膊上阵,在T型台上走几趟尽显男儿本色。 “美人关”是我们这个社会逐渐步入“男色时代”的一个例证。去年11月,《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酷评《娱乐圈步入“男色时代”》引发了媒体关于时下演艺界男风乍起的炒作和争论。除了作者在文中列举的中韩两国“花样美男”评选之外,漂亮小生当道的男色旋风令人眼花缭乱,从安七炫等韩流入侵到F4红遍大江南北,从名为“美男计”的新年挂历到尽是半裸男儿的写真集。难怪创造“眼球经济”的张朝阳这回又抢着喊了句口号“美男经济”,并要从全国选拔美少年组织组成“SO6组合”,誓与F4一争高下。这位搜狐老总说:“一个女性消费时代已经来临。面对女人的消费目光,谁不想吸引她们的目光?而美男无疑是非常具有杀伤力的。” 男风是相对于女色而言的,良有已也,并不新鲜。如果历史系的同学据此作一篇考证文章,可以拿博士学位了。我们历史悠久的古国早就拥有潘安宋玉这等甲A级大帅哥,什么“玉树临风”、“风流倜傥”一类酸词就是专门形容这些美男子的。我们璀璨辉煌的文明也不乏“面首”一类的职业,大家都知道武则天就包养好几位“二爷”。加上京剧这种“男人扮女人”的伟大艺术(鲁迅语),我们传统的男色都好到可以扮女色了!男风的生产和消费古以有之,为什么偏偏现在才惊呼“时代”了呢? 再说长相英俊、举止帅气的男影星从来不绝于银幕。还在默片时代就担当大众情人的范伦铁诺就是兼具阳刚与阴柔之美的仪表人才。1926年他的葬礼举行时,成千上万的女观众哭得死去活来,场面之壮观当不亚于前不久张国荣的出殡仪式。至于近年来史泰龙、施瓦辛格、哈里森福特、肖恩康纳利、皮尔斯布鲁斯男等性感猛男,哪个不让女影迷神魂颠倒,趋之若鹜?前不久好莱坞评选电影史上十大最受欢迎影星,男角包揽前十名,这岂不说明男色的影响力比女色更持久?如果说那是在美利坚,当年还是英俊小生的赵丹孙道临一辈亦不输于今天的陆毅黄磊之流。为什么关于男色的讨论今天才浮出水面? 因为时代确实变了。首先是男色的消费者变化引发了经济上的革命。给女皇做面首也好,男人扮女人的京戏也罢,都是传统社会里的贵族消遣罢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看《霸王别姬》就知道,那个时候京剧名角的服务对象都是各个时期的社会上层人物,用今天的话说,精英分子。潘安宋玉在没有影视媒体、没有杂志网页、没有磁带CD的时代并不具有今天的商业价值。他们充其量跟达官贵人的妻妾偷偷私情而已,还得冒着被官老爷法办的威险,哪像今天的F4们可以明目张胆地充当大众情人。后者有幸赶上了文化民主和大众消费的年代,他们天生丽质的脸庞才得以资本化,借此获得高额的租金。 男色的消费者变了,消费的偏好也发生了变化。和以往一样,女观众依然为她们喜爱的男影星买票进影院,然而观赏的品位却由生猛硬汉转向柔情小生。施瓦辛格执着刚毅的男子汉神情让位给了里昂纳多漂亮俊秀的小男生面孔;高仓健成熟稳重的英雄铁汉身影代之以言承旭白白嫩嫩的邻家男孩模样。倒退十几年前,眉清目秀的蔡国庆听到别人称自己为“奶油小生”会火冒三丈;再往前推十几年,演技一流的唐国强为自己长不长胡子的问题曾大伤脑筋。在关于“男色时代”的讨论中,批评意见最集中的就是当前走红的男星们都太娘娘腔,太软棉棉,太深情款款,太悲情泣泣,总之一句话,“不够男人!”其实,芝加哥论坛报在范伦铁诺生前就曾直斥他严重雌化了美国男性的形象,这与今天的道学家们批评“男色时代”是“人性的退化”如出一辙。然而说归说,架不住从青春期的少女到更年期的阿姨都说喜欢彼等小白脸,这就是男色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不同命运。 娱乐庞儿形象变换的背后折射出转型社会两性之间权力关系的变化趋势。如果说以往渴望获得强势男性保护的女观众更青睐具有男子气慨的影星,以满足一种想像中的依赖欲求,那么今天在经济和政治上更为独立的女性则减少了这种依靠心理,转而希望从异性那里寻求表面的感官刺激。今天的时尚女性已经具备了消费男色的能力,那些长相漂亮、模样可爱、不具威胁的温柔小生正好迎合她们的口味。这一趋势引起的社会价值变化将是深远的。 随着美女经济愈演愈烈,“帅哥经济”也方兴未艾。如果我们把眼光从娱乐圈放大到整个的娱乐业,就会发现现实比人们纸面上谈论的要深入得多。两年前我看过的一个美国烂片里就出现过专供白领女性消费的脱衣舞男表演,谁说老娘能脱汉子不能脱?而我的一位异性朋友前不久在信中说,她曾经在几位姐妹带领下光顾过北京一家出租坐台先生的“鸭吧”,一次小费是300元人民币。至于“美人关”这样软色情式的娱乐节目,则是将传统小姐选美活动反其道行之罢了。 甚至政治领域也进入了男色时代。现任台北市长马英九绰号“小马哥”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前不久华娱电视做了一项调查,要求受访者在成龙、吴宗宪和马英九中选出最性感一人。虽然小马哥最终只获得零票,但有幸与龙哥和宪哥并列,恐怕也是他深得女性选民青睐的一大原因。在民主传统深厚的美国,男色对选战的影响更是有史为鉴。据说在历次美国总统大选中,只有一位秃顶先生曾经竞选成功。套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名言,在民主时代,成功的政治家都是一样的,不成功的政治家各有各的不幸。其中不幸之一就是长得太难看。 在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的社会背景下,女性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货币选票和政治选票,她们有权决定谁是新时代的宠儿。谁最能取悦女人,谁也就最有可能获得她们的钟意。男色时代并不只意味着男人要出卖姿色,更意味着男人要看女人的脸色行事。早先我听说中戏的帅哥爱用“小护士”洗面奶还嗤之以鼻,今天闻到男生寝室里一股古龙香水的味道也见怪不怪了。摩登发型师早就开发了数种酷哥头型,精品店的老板也会热情地推荐最IN的男性饰品,更不消说敏感的出版商看准时机推出了专门指导男性时尚消费的Fashion系列期刊。某个手机品牌广告里,戴着耳环发型卷曲的前卫男孩告诉你,“女人的乐趣被一一分享”。非止如此,不久前港台某报副刊还有文章探讨陈奕迅胯下的“卧虎藏龙”之势,并说现如今有不少男儿为求得这种效果,要求外科医生在他“那话儿”上做点文章。OK,女人隆胸,男人造势,这回是须眉不让巾帼,大家都铆足劲挺着点。 可是,且慢!美眉们先不要太嚣张。男色时代也不是说男人就看长相了,就像老龄社会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都是老年人了。瞧瞧Channel以外的其他频道,风姿绰约的杨澜女士不是还在采访一个个脑满肠肥的大老板吗?美丽聪颖的凤凰卫视女主播也在向脸上写满智慧学问的时事评论员请教伊拉克战况分析。就算是刚刚天降大任的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也得来一句“小女子临危受命”以谢重用,而她那些被罢免的男性同僚可能还在台下念叨“大丈夫能屈能伸”吧?扫略一下这个世界各个领域内精英人物的花名册,你就知道绝大多数权力还是掌握在男人手里的。如果还不放心,再读一则征婚广告:“年方24,娇美如水仙花一般的我”总是期待着“车房俱全,经济宽裕事业有成的你”。F4等“花样美男”只是少女企盼的梦中情人,而非少妇盘算的理想老公,寻找长期革命伴侣还要落实到经济基础。 因此,在男色时代,那些自忖长得不帅的男同胞们也不必气馁,大家还有机会。丑男如我者现在不是还安安稳稳地坐在电脑前码字,等待着有朝一日找个高薪工作换车换房吗?不过,那天收到下面这则短信还是让我心跳不已:“帅哥,晚上有空吗?我想找你聊聊。”天哪,有人叫我帅哥!再定睛一看,原来“帅”字上边还有一横,是“师哥,晚上有空吗?”当下好生失望。 没办法,谁让咱生不逢时,遭遇这男色时代呢?

发表在 新闻快递 | 留下评论

温家宝成港人偶像

台湾的中国时报今天发表的特写文章认为,初次踏上香港的“平民总理”温家宝以其平易亲切的态度受到港人的空前欢迎,“成功地让自己成为港人的偶像”。 联合早报网消息,该文认为,从温家宝一下飞机受到港人热情打招呼,香港大学生争相与他见面来看,相较于港人给予董建华施政不及格的评分,这位习惯动之以情的“平民总理”,显然已成功地让自己成为港人的偶像。 文章说,在行程规划上,温家宝为力行出访仪式的简约化,早早要求离开香港时免去机场送行,一切从简。 该文认为,面对香港基本法二十三条敏感的立法时刻,温家宝的分寸拿捏成为出访是否成功的关键,如一味以送红包的中央政府姿态,不免落入“一国两制”果然只是虚晃一招的批评。温家宝一到香港便说,对於有人说CEPA是对香港的一份大礼,真正的大礼是“我带来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决心,毫不动摇地对香港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政策,和香港基本法,中央政府对香港既定的方针政策都不会改变。” 温家宝在签署CEPA的仪式上,引用了晚清诗人黄遵宪的诗词“赠梁任父同年”的诗句“寸寸河山寸寸金,孤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来鼓励香港人,也深得好评。 香港女护士温嘉宝 要向温家宝学习 另据新明日报香港电,“温嘉宝”要学习温家宝!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日展开访港行程,与他同姓、名字同音的医疗辅助队二级辅助女护士温嘉宝,在抗炎行动嘉许典礼后表示,十分欣赏温家宝的处世态度,会向他学习。 沙斯肺炎爆发后,在机场入境大堂为旅客检查乘客健康调查表的温嘉宝,昨日上台领奖时台下的掌声突然雷动,以为真是温家宝总理现身,令她一脸尴尬。 她说:“当初温总理上任的时候,我都不知他是谁,只知大家开始笑我这个名,后来才知原来我这个名,同温家宝总理同音,自此我就留意他的消息了。”

发表在 新闻快递 | 留下评论

华裔女星白灵将参加"星际大战三部曲"演出

应好莱坞名导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之邀,影星白灵即将成为首位参加「星际大战」系列电影演出的华裔演员。 目前人在洛杉矶的白灵今天表示,她将参加「星际大战三部曲」在澳大利亚的外景拍摄工作。 对于能够获得乔治.卢卡斯的垂青,白灵感到相当幸运和兴奋。她说,自己一定会把握难得的机会努力以赴。 白灵是于一九九七年与英俊小生李察吉尔同台演出「红色角落」而崛起国际影坛。目前尚属小姑独处的她,承认追星之路非常辛苦,但是因为天生热爱电影艺术,也就乐在其中。 在好莱坞演艺圈,白灵与陈冲、刘玉玲、胡凯莉等,同为目前受到八大影片公司重视的华裔女星。

发表在 新闻快递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