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君:竞选院士,得靠“露脸”?

人民网发表木君的文章说:有消息说,为竞选院士,自己花钱在报纸上作宣传来“露脸”,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这种现象已普遍到使它成为全国性科技报的重要收入。并且,还有人为此罗列了三条理由:一是在商品经济社会,科学家花钱做广告是一种必然r二是学科划分越来越细,隔行如隔山的现象在科技界更为明显,而院士评选要靠全体院士投票表决,不广为宣传不行r三是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科研人员的成绩如不宣传,很难为更多同行了解。

只听说过企业家或者政治家出于竞争的需要而通过广告宣传“露脸”,却未闻教授、学者为竞选院士竟然也需要“露脸”,且还有“充足的理由”,这就不能不让人生疑:院士的“含金量”究竟有多少?

众所周知,院士乃学界之尊者,社会的敬重来源于其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科学献身精神,更来源于其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对科学工作者来说,能够成为代表科学界优秀分子的院士,无疑是莫大的荣誉。但是,要成为院士,需要的是自身的实力和成就。通过广告宣传“露脸”,看似能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实质上,其中所渗透的浮躁和功利,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到头来只能弄巧成拙、自增其丑。

但是,竞选院士需要“露脸”的现象的出现,在令人尴尬的同时,更有思索和警示:一是现有的院士队伍的纯洁值得怀疑。有没有院士的头衔是靠“露脸”得来的,或者说受了“露脸”因素的影响?有没有院士不是走正道、靠实力而是走歪道、靠功利当选的?这种揣测并非无中生有。去年,中国科学院作出了对两名院士予以除名的决定,就充分证明了院士队伍的“鱼龙混杂”。当然,我敢肯定的说,“龙”是绝大多数的,“鱼”是极少数甚至是极个别的。但是,不管怎样,“鱼”的混入,伤及了院士队伍的整体形象,也玷污了科学精神,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其清除出去。其二,既然“露脸”有利于或者能够加速实现急功近利者的“院士梦”,那幺改革和完善现有的院士评选机制势在必行。如何防止功利因素渗入评选,保证评选的科学、客观、公正?如何保证当选的院士经得起科学和实践的检验?如何加强对院士的跟踪监督,使之保持奋发向上的科学精神?值得我们深思。

收藏
此条目发表在 新闻快递 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