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年后或成为波音公司竞争对手

美国之音记者杨明1月31日报导/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最近在美国西海岸城市西雅图举行现场听证会,审议美中两国贸易和投资对太平洋西北工业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在关于美国航空业现状和前景的小组听证中,作证代表认为,中国虽然是波音公司巨大的潜在市场,但中国的崛起,吸走很多美国工作,美国国会和行政当局若不因应以对,中国可能会在今后10年成为美国波音公司的竞争对手。

进口国.承包商.竞争者

设在马里兰州的的总裁约翰.沃尔什在这次现场听证会上说,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地发展,商用航空运输增长率非常惊人。他说,大部份预测表明,商用航空运输量在今后20年每年将以8-9%的速度递增。他说,到2010年中国将购买大约500架飞机,市场之大对波音公司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非常重要。

沃尔什说,中国对波音公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中国航空公司是波音飞机未来的销售市场;其次,中国作为波音飞机外包媒介的承包能力;第三,中国作为一个商用飞机主要生产商和未来竞争对手的潜力。

沃尔什:“我以为,中国本土的航空制造行业在今后10年不会对波音公司造成什么威胁,他们在商务客机方面有所建树,并计划开发区间客机的生产和制造。我觉得,恐怕还需要相当的时间他们才能开始对波音公司构成威胁。”

沃尔什说,中国作为波音飞机生产的外包商,虽然在生产力水平方面还远不如日本,但波音公司的着眼点并不一定是要降低生产成本,关键是着眼于扩大中国的销售市场。

航空业失业大军

欧文.赫恩施塔特是美国机械工及航空工人工会的贸易和全球化部门主任,他就美国航空业的就业现状,美国航空业现状的评估,以及一些应对建议等问题作证。他说,在过去15年,50万美国航空业工人失去了工作,另外在相关行业还有几十万人被裁员。

赫恩施塔特:“丧失这么多工作的原因之一似乎是因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未能拿出一个全盘政策,一个前瞻性的政策去解决危机,不仅稳定美国航空业的就业人士,还创造更多好的体面的工作。”

赫恩施塔特说,即使中国还没有形成对波音公司的的直接威胁,但对波音公司的劳动力,对供应商,对飞机部件生产商,已经构成威胁。他说,为了确保美国航空业的竞争优势,认识到外包工作的危险,政府就要出台相应的对策,还要确保国际认可的劳工标准能在航空业被采纳并受到监督。

10年后中国能造大飞机

理查德.施奈德是美国机械工及航空工人工会航空事务协调员。他在听证会上大声疾呼,美国公司为了营利把工厂迁到海外,把工作外包给中国等国家,这种掏空美国制造业的浪潮何时能够停止。他试问,20年后,“我们会在哪里,美国工人会在哪里,我代表的工人会在哪里,我那10个孙子孙女会在哪里?他们将怎么办?”

施奈德说:“中国人非常具有创新精神,他们有美国公司提供的技术,我认为再过10年,中国将会有能力制造他们自己的大型商用飞机,当然这是以我们所代表的工人利益为代价的。我记得若干年前日本的本田汽车在美国销售时,无人问津,现在却成为抢手货。中国有一天也将会步日本的后尘。”

施奈德说,如果我们要保护我们现有的工作,就必须制定出有关的工业政策,强化相关的贸易法。

中国客机平均两百万人一架

海蒂.伍德是摩根斯坦利公司的航天和国防问题分析师。她在听证会上着重讨论了中国对波音公司的重要性,以及波音公司应如何调整战略方向。

伍德女士说,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太地区是波音公司飞机销售和增长的支柱。她说,中国的商用客机目前平均两百万人一架,但中国经济今后10年将以8%的速度递增,对商用飞机的需求会迅猛增加,为波音公司提供了最佳的发展和增长机会。

伍德女士说:“中国市场对飞机的需求不仅远远没有饱和,而且增长潜力很大。以生产而不是以服务为主的中国经济,大量产品需要通过海运和空运销往世界各地。因此,中国会大量需求客货飞机。”

伍德说,波音公司的营销战略是扩大销售市场。1980年,中国仅有13架波音飞机,到2004年已经增加到493架。中国拥有的商用飞机数量也从原有的13架,扩大到669架。

波音市场占有率下降

伍德说,波音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从1980年的100%,下降到去年的74%,而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从1980年的零,增长到去年的26%。过去7年来,中国进口飞机60%来自波音公司,40%来自空中客车公司。今后几年两大飞机制造厂商将各占一半。

伍德认为,波音公司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下降主要是失利于下面几个因素。她说:“波音公司战略失误有三个方面,其一是研发投入,其二是公司商标,其三是销售价格。”

摩根斯坦利公司的航空和国防分析师伍德女士指出,波音公司2005年研发费用仅占预计销售额的4.8%,几乎不到空中客车公司同期的研发费用8.5-9.5%的一半。

波音主管为何不参加听证?

主持这次听证会的美中经济和安全审议委员会委员贝克尔说,该委员会曾试图邀请波音公司的主管参加这次听证会,却遭到波音公司的婉言谢绝。

贝克尔:“我想,在美国出现这种情况非常令人遗憾,不过,我们可以理解,这些公司和企业很担心中国将对他们施加压力,这不仅是这些公司,而且很多跟中国做生意的公司通常都会这么想。”

收藏
此条目发表在 杂七杂八 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