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零售商掀倒闭潮

太多人看好超市、特许经营、连锁经营这些零售业中的新贵;太多人憧憬,一旦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外资将成为疯狂的抢购者。因此,在过去几年,借助供货商的货款及银行贷款,国内型零售企业出现了超乎常速的扩张。如今,这高价沽货一夜暴富的期望正在破灭,一轮新的倒闭风潮正逼近中国商业大型零售业,随之而来的将是一轮外资趁火打劫。

一个扩张神话的终结

普尔斯马特的死亡并非孤本,一轮新的倒闭风潮正在国内零售业界出现

作为主管零售业的高官之一,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并没有回避中国本土零售业正面临新一轮倒闭潮的问题。他认为今后一些中大型超市将出现倒闭迹象。

普尔斯马特正成为这轮零售倒闭潮的标本。

1月6日,位于北京的普尔斯马特总店悄然关门,普尔斯马特的扩张神话随之终结。其兄弟企业诺玛特购物中心也没有逃脱厄运。因为它们的控股母公司诺衡控股集团资金链出现断裂,无法偿还供应商的货款。

2004年4月,南方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将与普尔斯马特的300万人民币租金纠纷夸大为2809万,此举点燃了普尔斯马特供货商不信任的导火索,此后各地供货商要求还款的呼声不断。零售业的通行规则是,零售商滞后结算供应商货款,这直接造成前者所欠货款日积月累,一旦货款被挪作它用难以收回,风险甚巨。

此后,银行纷纷要求普尔斯马特提前还贷1.2亿。对本已存在管理和资金危机的普尔斯马特而言,无疑雪上加霜。此后,长沙、武汉、昆明、渖阳、重庆和贵阳等地的近10家普尔斯马特均出现危机,并在全国一溃千里。目前,普尔斯马特已被英国建材超市巨头百安居和台湾统一集团瓜分。被百安居吞下的普尔斯马特将改造成建材超市,而诺玛特购物中心则由统一集团经营管理。

几乎在北京普尔斯马特总店关张的同一日,类似的闹剧在中国商业最发达城市上海登台。上海美亚投资公司关闭了旗下500家效益不佳的21世纪便利店。此时,距离当年美亚以2亿的高价从上海城开集团等股东手中购买21世纪便利店,仅仅1年半时间。

有媒体披露,在过去18个月内,国内已有150多家超市倒闭。这些倒闭的超市多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业,在经历一番扩张之后,因店铺增加但无理想的投资回报,拖欠供应商货款而倒闭。

据统计,中国200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5842亿元,其中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占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只在3.5%左右。尽管此前「零售过度开放」的论调已成定局,但内外资零售企业大规模面对面竞争的时代并没有来临。

灰色地带中迅速扩张

太多的人想待价而沽,都想赶在全面向外资开放前迅速扩张,届时高价套现

按照入世谈判承诺,入世三年后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开店不受股权和地域限制。但尽管如此,外资开店依然受到各地城市网点规划的限制。从2001年开始,原国家经贸委就要求各地出台商业网点规划,并在之后的两年内专门为此事下发了三道「令箭」,规定在2004年年底必须完成规划。

受入世政策的利好及零售网点受规划限制造成的稀缺性影响,许多本土零售企业认为,谁先占领网点,谁就能在紧随而来的外资并购潮中获得真金白银。普尔斯马特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奇迹般成长起来的。

业界传闻,普尔斯马特中国企业的高层多为军人出身。其首席执行官刘五一曾在新疆军区任师长,据称此人是科菲娜啤酒的全国总代理,这也是他敢于投身零售业的主要资金来源。1996年,刘五一与美国普尔斯马特公司签订了一份协议,向它缴纳管理费,获得它的技术和品牌使用权。世界企业500强之一的美国普尔斯马特公司在世界商贸流通企业中排名第六,在世界各地拥有会员商店270余家,会员3000余万。2003年,其全球销售额超过340亿美元。

1997年1月,普尔斯马特在中国的第一家会员店在北京开业,并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扩张,目前拥有普尔斯马特会员店和诺马特购物中心两种业态,分别由普尔斯马特控股公司和诺玛特控股公司具体负责经营,其母公司为诺衡控股集团,旗下还有诺衡物流有限公司、诺衡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欧文办公用品有限公司等资产。普尔斯马特内部人士表示,诺衡控股集团是一家内资民营企业。

正是这种身份,让普尔斯马特在政策灰色地带下超常规地迅速扩张。因为在1999年实施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中,并未明确规定特许经营属外商投资的一种形式,直到2004年6月实施的《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才显示:为获取报酬或特许经营费,通过签订合同授予他人使用其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企业,被视为外商投资企业。

因此,在此前的7年中,诺衡控股集团一直享有内资零售企业身份,这一身份使它成功地绕开了外资企业须经中国外经贸部审批才能开店的限制。但也恰恰是这种身份,让诺衡控股集团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掌控能力,成为中国零售业过度扩张的一个典范。

是「泡沫」终究要破裂。哪怕是表面上非常「繁荣」的中国零售业。

全国近40家诺玛特购物中心与其兄弟企业普尔斯马特超市轰然倒塌的现实,警示着本土零售企业应该尊重零售业的发展规律,超于实际掌控力的扩张手法必然自食其果。

事实证明,坐等外资零售巨头收购套现的做法并不现实,因为多年的全球并购经验已让它们的投资更趋理性。

外商等待廉价收编

看清中国零售业软肋的外商们正等待廉价收编的最佳时机到来

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硬伤在充满套现心理的本土零售商身上暴露出来,使其不得不面对一个严酷的现实──被供应商哄抢店面,被迫低价出售。

遭到供应商哄抢之后的普尔斯马特是个典型。百安居以1亿元左右的价格拿下5家普尔斯马特的经营权。去年年中,英国零售巨头Tesco曾以20.3亿港元,购买上海乐购超市50%股权。两者的价格已有天壤之别。这表明,并不是所有的零售企业能卖个好价钱,处在倒闭状态的普尔斯马特已乏要价的筹码。

而诺马特购物中心也如同鸡肋,台湾统一集团至今未实质性进入,他们正在等待时机,以更低的价格收购。由于各地诺马特接二连三被供应商哄抢,诺衡控股集团高价套现几乎已没有可能。

希望抢占网点,然后以高价卖给外资,是近几年中国零售投资商的普遍心态,特别是那些本身不是从事零售行业的。如以金融投资出身的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宏伟,就打算将旗下的东方家园建材超市的部分股权出售给美国最大的建材超市巨头Home Depot。但尽管随着零售业开放,外资零售巨头几乎都在国内寻找自己的并购对象,抢占网点,但他们并不盲目。他们已看到中国零售业这几年盲目扩张的软肋,他们正在等待更好的时机,或是趁火打劫,等待廉价收编的时机;或是双管齐下,自我扩张,挤垮中国企业,然后再廉价通吃。

相比收购本土零售企业而言,独资将成为2005年外资在华零售企业的主要战略,包括原先的合资企业,也正在谋划着让它们变成外商独资企业。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认为,外资巨头可能会透过三种方式让内资企业放弃原有股权:出一个比较好的价钱,诱惑内资企业出售股权;扩大企业资本规模,让内资股份无力追加,迫使你的股份比例越来越低,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跑马圈地到处开店,使合资公司亏损,让中方不得不放弃股权。

百安居中国公司所采取的做法是郭戈平所说的第一种。2004年12月21日,昆明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持有昆明百安居35%的股权转让给百安居中国公司,溢价超过30%。由此昆明百安居变身为外商独资零售企业。

货款成为始祸

供货商的货款以及银行贷款成为零售业盲目扩张的始祸,一旦风险产生,它们就成为最终埋单人。中国零售业泡沫正在慢慢破灭

因资金链断裂,导致多家超市被供应商哄抢而倒闭,这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表现,但「捱不过入世过渡期的最后一刻」已经让供应商们成为「惊弓之鸟」。零售商倒闭,被拖欠货款的供货商血本无归,这一连锁反应到底应由谁来埋单?

零售业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行业。「店面是租来的,所售商品是供应商预先提供的,甚至店面的货架也是租的。」一位业内人士说。这一行业特点导致其投资者拥有更大的扩张欲望。银行也对此大开绿灯,原因是零售业具有良好的现金流。

因此,国内一些福布斯富豪们纷纷在自己的产业链中布局零售业,增设「取款机」。比如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旗下拥有上海友谊股份有限公司、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豫园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等零售企业。

做大零售企业的原理如同滚雪球。以中国最大的家电渠道商──国美电器为例。一般来说,大型连锁企业的货款结算周期为30-60天,但国美一般只进6、7天的货。货卖出去,收进来的是现钱,但它给厂家的却是承兑汇票。也就是说,国美越开店,银行承兑汇票就越多,压下的厂家货款就越多。以此推算,正常情况下,国美账上经常趴着30-40亿元的现金。这笔现金是国美向银行贷款的主要筹码。

在2005年前,相比外资零售企业,内资企业从事零售业没有股权和地域的限制。这样的结果使许多零售企业开店的速度很快。

仅靠供应商货款去支撑一个强大的零售渠道运转,有些零售商甚至拿着货款去开新店,这便是始祸。因此,一旦风险产生,供货商及银行便成为最终的埋单人。

由于在过去几年,超市、特许经营、连锁经营在国内一直被人广泛看好,并且人们普遍相信,随着国家对外资零售企业限制的取消,早就看好国内零售市场的外资企业会急于寻找收购对象,因此,在过去几年中,以这种方式进行盲目扩张的企业很多,它直接造成了中国零售业的投资泡沫。而今,这样的泡沫正在慢慢破灭,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国内零售企业倒闭事件将不断产生。

(原载香港《观察星报》)

收藏
此条目发表在 杂七杂八 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