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让“海归”变成“海待”

  “海龟”、“海带”本属海洋生物,但它们的谐音“海归”、“海待”由于比较形象地描述了中国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的现状而成为新的中文名词。

  一度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海归”为什么蜕变成被市场冷落的“海待”?人们自然能分析出诸多原因,像“海归”自我定位过高啦、有学历缺能力啦、观念不适应中国国情啦……一句话,“海归”成“海待”,主要责任在“海归”。

  毫无疑问,“海归”变“海待”与“海归”自身的种种不足大有关系。“海归”们确实应该如专家建议,按照中国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期望值。

  但对整个中国经济、文化甚至政治而言,“海待”数量剧增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

  尽管“海待”们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改进,但他们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接受过高等教育却是不争的事实(极少数“野鸡大学”混文凭的除外)。在中国,他们的专长应该也完全可能得到发挥,否则,就算不说“报国无门”之类的大话,单是他们在海外求学时付出的高额投入也无以回收。

  事实上,除了“海归”自身的原因外,中国社会也没有为容纳“海归”提供完全平等的条件。例如,“海归”们只能在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寻找就业机会,而党政机关和权力部门的大门仍没有向“海归”们开放。

  甚至,社会舆论对“海归”变“海待”有时还流露出某种幸灾乐祸的心理。认为“海归”是“假洋鬼子”的想法仍有市场,“海待”在求职中无论要求高薪还是低薪也可能成为媒体揶揄的话题。

  中国的人才还远谈不上过剩,无论是什么原因让“海归”变成“海待”,都不仅是“海待”和他们家人的损失,也是整个国家的损失。

  (本文原题《中国的损失》)

收藏
此条目发表在 新闻快递 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