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杨澜吴征分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枫林上海报道/吴征200多斤宽硕的身躯压在他宽大的沙发上,在他宽大的办公室里。这个阳光文化行政总裁办公室位于上海永嘉路一处老式别墅,这里曾是荣毅仁家族解放前在上海居住的洋房,2001年成为阳光文化的办公楼,吴征和她的夫人杨澜曾在这里一起为他们的精神之子---阳光文化接生,而那曾惊艳文化圈和IT界的“光水因缘”,也是发生这里,斯时中关村大佬段永基和吴征在此把盏言欢。

  此时的吴情绪兴奋,声音洪亮,偶尔因亢奋而金属般激越。

  吴征从茶几上拿起一张名片递给21世纪经济报道报记者,名片上印着“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吴征博士”的字样。

  吴征指着名片说:“这是新印的,我会在今后使用。我个人将逐渐从阳光文化日常营运中逐渐淡出。杨澜仍然回归到以教育与文化为核心的阳光文化,我将腾出主要精力去做资产购并,打造媒体投资银行。”

  这是否意味着杨澜和吴征--这对文化美才女和财技奇才的“梦幻组合”事业上的分道?窗外,是9月21日的夜晚,院子中枝繁叶茂着两株百年古树,一棵玉兰和一株石榴,石榴沉醉挂果,玉兰悠远飘香,月亮正从十五的圆满一点点弯下来。

  卫视感情之旅

2000年8月8日被吴征视为“感情之旅”的开始。以历史、文化专题频道定位的阳光卫视在这一天开播。那一年,杨澜、吴征斥资3,400万港元,收购重组了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良记建筑”,并将之更名为“阳光文化”,杨澜就任董事局主席。

  回首阳光文化这三年,吴征以“坎坷”概括。阳光文化2002年和2003年财政年度分别亏损6,982万和36,486万港元,虽然后者中含有2亿港元的商誉撇账,而数亿港元的投资收益未进入报表。但阳光文化一直亏损却无争。

  “这是一个文化理想。”经过三年的风风雨雨,吴征感慨,阳光卫视从头到尾都是“感情和梦想”超越“理性和投资”。如果是仅为投资,阳光2001年初就该向香港一家电视台转让出一半的股权。那样不仅投资收回,也不用继续烧钱了。

  当时,刚进入阳光出任董事的吴就有一种感觉,单一经营卫星电视的营运模型太单薄,而节目销售发展又需要巨大财力支撑,他比喻就像驾车往悬崖开,不想掉下去就要赶快悬崖勒马。因此他主张谈这个项目。当时谈合作,杨澜是同意的,但有些董事不同意。杨澜后来也强调:股民看中的就是阳光卫视,世界上的卫星电视都有5-7年的培育期,我们不能轻言放弃。

  这一步迈上了“感情主导”的路线了。令吴聊以自慰的是,阳光总体的投入产出比还是比较好的,吴说:“虽然我们的投入是最少的,但阳光卫视的收入在境外卫视中已名列至第二。做得并不差”。

  “光水姻缘”与段吴联盟

段永基是2001年9月走进这座有贵族气息的小楼的。

  阳光卫视开播不到半年,种种费用高达1.2亿港币,而营运收入不及支出的五分之一。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吴征两难。

  2001年9月,吴征成功地“高位嫁接”新浪。这桩当时被誉为“光水姻缘”的重组协议要点是:新浪购入杨澜、吴征手中所持有的“阳光文化”29%的股权,新浪支付800万美元现金以及460万股新发股票,这部分股票占新浪股权稀释后的总股份的10.6%。随后,段永基的四通电子和杨澜、吴征夫妇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公司BEST UNIVERSE GROUP LIMITED共同组建阳光四通,两家分别持股51%和49%,四通电子注入资产为10%新浪股权和在两家宽带网路公司的权益等,而杨澜、吴征夫妇一方注入的资产则是在新浪的股权。阳光四通总共拥有新浪20.6%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吴征也因此成为新浪董事和董事会联席主席。吴征运作这次重组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利用新浪的雄厚实力,支援阳光文化有足够时间来成熟对阳光卫视营运模式,同时吴也力主新浪转型网路和游戏,以期实施跨媒体发展战略。

  但吴的想法并没有获得多数新浪董事的认同。

  随即“阳光四通掏空新浪”的流言在网上流传,加上吴征“假文凭”风波,新浪转而对阳光采取被动投资的做法。2002年4月22日,吴征宣布辞去新浪董事会联席主席的职务。

  2002年5月,吴征与段永基妥协,将其在阳光四通的新浪股权的分红权和投票权,悉数转让给了段永基,段遂成为新浪单一大股东。2003年9月,时隔吴征辞职新浪联席董事长一年半后,段永基顺理成章地出任新浪董事会联席主席。

  杨澜、吴征和段永基纠缠难清的关系是个谜。吴征显然也想借记者之笔来释怀:“我和杨澜与段永基的关系,可以从三层意义上来讲。”言语中理性已多于感情:首先,在商业上是资源互补关系,他代表四通、中关村,具有一些机构性资源,我和杨澜在媒体平台,海外资源和经营模式上具有一些个人性资源。其次是双方都愿意互相扶持圆梦。新浪宽带和收费电视是老段的梦,杨澜的梦是文化和教育的梦,我的梦不太多。新浪是老段生命的标志,所以在新浪,我们全力支援他,而在阳光,老段到目前为止一直全力支援我们。

  吴征以此解释,在处理阳光四通的新浪股权时,为何“会以比较低的价钱把新浪的分红权和投票权处理给了老段。”但他称不便透露转让的价格,但他否认是为了现金,因为他和杨澜还有很多别的股票和投资可以变现。而且更有人愿出高价收购他们的新浪股权,如果为了要用钱,就会选择高价了。

  “说到底,”吴征说,和新浪合作是想给杨澜一个稳定的舞台,所以合作不成,干脆全身而退。将新浪股票转给老段,形成互相支援的局面,也是希望新浪能够稳定。

  吴征是“空降”新浪的,既然不能尽如所愿,而且阳光也在和贝塔斯曼谈合作,吴征决定还是“忍痛割爱”新浪,回头增持阳光文化。毕竟阳光是自己的“孩子”。透过溢价增持,杨澜、吴征再次握有阳光文化10亿股份,为第三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仍为新浪,持约20亿股。阳光的局面稳定下来,杨澜仍为董事局主席,吴征继续出任行政总裁。

  放弃卫视,阳光回归文化

贝塔斯曼的突变给杨吴梦想致命一击。

  这时候“阳光文化”的运营显然尚未走出困境,但其良好的潜质得到了德国传媒巨子贝塔斯曼的认同。2002年4月达成的详细书面意向,同意以超过“阳光文化”资产价值十倍计的溢价,以贝塔斯曼出投资、“阳光文化”出资产的形式,共同创建“地跨大中华、横跨多媒体”的现代传媒企业。

  对吴征来说,合作带来的贝塔斯曼总计3亿多美元的投资,完全能够将“阳光文化”业已形成的营运潜力很快释放出来。而贝塔斯曼透过与阳光的合作,得以进入大中国区的传媒产业,可以分享在西方资本眼中能获得巨额投资利润的“最后一块蛋糕。”

  天有不测风云。谁知以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托马斯・米德霍夫为首的贝塔斯曼管理层,在毫无徵兆的情况下突然辞职,使双方本已一切就绪的合作遭到搁置。

  走出贝塔斯曼的梦幻之旅,吴征发现自己面对着另一个严峻的现实:2002年收购的那些资产,如何消化、吸收,调整、整合(见附表)。

  吴征心知肚明:优质资产的简单相加并不能形成同样优质的营运结构。为此,吴征走了极其重要的两步棋。

  主动转让阳光文化与星美传媒,2003年6月,阳光文化向同为国内民营媒体集团的星美转让阳光卫视70%的股权。阳光从这次转让中获得星美传媒购买股权的出资8000万元人民币,其中5000万,将作为日后“阳光文化”为阳光卫视制作节目之费用。星美覃辉,是资本市场的传媒概念后起之秀。也是深圳上市公司长丰通信(00892)的法人代表。数年来从天上人间起步已悄悄打造另一艘民营传媒巨舰。制作能力强大,却苦于没有播出频道。这次“星光组合”对星美更似良辰美景。

  对重组集团内部各类资产,统一整合为三大部门:一是各类节目制作的“内容部门”;二是“通路部门”,电视发行、教育多媒体、连锁经营归类其中,三是广告部门,电视广告销售部门则予以保留,兼之以与1至2家市场领先的广告公司合资或同盟。这样“内容”、“通路”、“广告”三个部门,支援整个集团的教育文化定位。而集团旗下出版集团及独立上市的“现代旌旗”与海外电视广播集团“卫星娱乐”及数条有线频道之权益,则成为集团的“媒体投资”板块。

  至此,“阳光文化”由以经营阳光卫视为主营业务,回归至大众心目中的“文化”形象,并从“文化”延伸至“教育”。

  吴征、杨澜事业暂别离?

  阳光卫视的出售象徵着杨谰的文化执着理想和吴征的资本理性回归的渐行渐远?还是吴征想换一种方式支援杨谰之梦。

  吴征说:“做强势频道对民营及境外传媒目前还不具备条件,但做强势内容是可以的。”现在阳光文化定位于文化教育,杨澜在这方面是有品牌和优势的。公司剩下的基本上是赢利资产,经过三年摸索,公司赢利的问题可以说已经解决了。

  而吴征个人正面对发自内心深处的另一种诱惑,他坦称现在面临比较困难的选择。一种选择是与杨澜继续共舞,继续投资扩展媒体的舞台,另外一种选择是在媒体方面今后只投资,他则腾出主要精力,做自己擅长的资产购并和投资银行业务。这是吴内心事业的诱惑,当然感情也是一种引力。

  以后的格局会是怎样的呢?吴大笑着猜想:杨澜继续做阳光文化,它借助外力还有一些重大的发展;吴征则逐渐淡出阳光文化(可能只留任董事职务),打理现有海外媒体并做适度发展,此外,则以主要精力做投资业务。

  在他所构思的新的业务框架中,最上面是一家叫“BlueWorld"的旗舰公司,在此之下分成两大块,一块是吴征、杨澜私人的一些投资;另一块则是本文开头提到的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这个系统下面有阳光文化、现代旌旗以及阳光四通等一些权益,还将入股三、四家公司,均跟媒体产业有关。吴征强调,阳光媒体投资和阳光文化的差别是,这个公司不是一个营运公司,而是一个投资控股公司。从纯粹的理性和投资的角度看问题。

  对泛亚传媒(ASTV)的投资是吴特别在意的,年内,阳光准备以转让两家全资附属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支付,认购泛亚传媒3亿新股,每股认购价为0.062美元。泛亚传媒为纳斯达克副板公司,目前市值超过两亿美元,正谋求在纳市主板挂牌。

  走出吴征的办公室,二楼的斜对面是杨澜的办公室,门锁着。这两个中国传奇的空中飞人,平日里就聚少离多,今后当吴回归其游刃有余的资本市场,他们的办公室会离得多远?

  吴步下台阶,楼前明月在,玉兰拂面香。

阳光文化2002年资产收购表:  

  ・2月10日“阳光文化”以4500万港元的价格收购台湾卫星娱乐传播股份有限公司60%的权益。

  ・4月14日“阳光文化”以3000万港元现金连同发行6000万港元股票,以总代价9000万港元收购京文娱乐集团100%的股权。

  ・9月12日“阳光文化”以其持有的“澳门卫视旅游台”51%的股权,以8970万港元的代价换购成“澳门传媒控股”6.5%的股权。

  ・10月21日“阳光文化”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AsiaPromium达成协议,以1.45亿港元的价格向对方出售收费电视业务,换取其36.9%的股权。

  ・11月19日“阳光文化”宣布同时收购两家盈利企业:以3000万元港币收购TopAction(BVI)100%的股权及其所持有的台湾汗音国际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汗音股份),以1920万元人民币收购天津海津音像发行有限公司(天津海津)的全部股份。

  ・12月底“阳光文化”以发行15.42亿股新股获得的9290万港元,最终完成对在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的“成报传媒”55.09%的股份。旗下拥有香港老资格的报纸《成报》和在内地都很有影响的杂志《广角镜》的“成报传媒”,不久更名为“现代旌旗”(HK:8010)。

收藏
此条目发表在 新闻快递 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