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特工擅闯中印边境被解放军缴械

7月26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休会后,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先后回答外国驻京媒体的电话提问。有记者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6月26日,一个由10名印度情报和安全官员组成的小组在阿鲁纳恰尔邦实际控制线内14公里处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扣留、缴械和审问。请证实。中方如何解释?应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

青年参考记者邱永峥

  孔泉的回答非常明确:“我注意到上述报道。对印度报纸提到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中方是不承认的。对报道中所提到的事件,经调查,事实是印方越过了中印边境东段实际控制线。在中方的要求下,印度越线人员退回到实际控制线一侧。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希望印方能严格遵守两国已经签定的规定,尊重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答记者问和印度媒体的报道立即引起了国际政治和军事分析家们的关注。除了关注事件本身外,国际社会最关注的是中印双方处理此事的态度和方式。

  10名武装特工被解放军缴了械

  7月23日,《印度斯坦时报》第一个捅出“印度特工在阿鲁纳恰尔邦实际控制线内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扣留、缴械和审问”的消息。这家报纸的独家报道随后便成了印度众多主流媒体追踪报道的主要来源,也是印度相关部门与中国方面交涉的基本立场。

  《印度斯坦时报》是这样报道这次事件的:

  6月26日,一个由10名印度情报和安全官员组成的小分队在“阿鲁纳恰尔邦”执行“例行性任务”,这支小分队成员包括4名印度情报局官员和6名印度军情局下辖的特别安全局的官员,他们执行“例行性任务”的目的地是一个名叫“塞雷拉托普”的地方。此前,印度军情小分队“时常”到塞雷拉托普活动,据称都没有遭遇“麻烦”。

  然而,26日这一天不寻常:当小分队行至“实际控制线”(LAC)内14公里处一个名叫奈普的小地方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支21人的巡逻队拦住了小分队的去路。一名解放军军官用英语告诉印度小分队说:“这是中国的领土,你们不应该擅闯此地!”随后,印军小分队被“扣留、缴械和审问”。不过,10名印度特工很快就被解放军释放,通过玉美(音)桥回到印度一侧。

  印度政府打算增派边警加强防卫,印方低调处理此事件不想让事态升级

  印度特工小分队回印度后,立即向印度外务部递交了一份有关此事件的详细报告。在这份报告的基础上,印度军方、情报局、内政部于7月21日举行了一次情况评估会,这次会议由东亚事务联席秘书长阿索克主持。

  尽管外务部在会议结束后拒绝向媒体发表任何评论,但知情人士向《印度斯坦时报》透露说,印度政府已经决定向中印东段边境增派12支“印藏边防警察”分队,以“加强边境安全”,而长期以来一直负责这一任务的印度特别安全局巡逻分队将被“印藏边防警察”分队所取代。一名内政部的高级官员非常不满地说:“它们被取代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它们的职责就是负责保护情报局官员的安全,可这次他们遇到事件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如何反应。”

  相比之下,印度外务部对外的公开表态就要低调得多。印度外务部发言人萨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政府已经知道此次事件。这次事件发生的地点正是双方对实际控制线理解不一致的地方。像这样由于对实际控制线理解不一致导致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果我们能在实际控制线问题上达成共识的话,那么类似的事件就可以避免了。”

  多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印度政府高级官员告诉媒体记者说,印度巡逻队擅闯中方实际控制线的事时有发生,以至于中印双方都“习经为常”,这些事件都没有导致任何的冲突,也从来没有发生过开枪事件。一名印度政府高官还透露说,类似的事件发生后,双方都很少将相关事件报到政府最高层,而两国现在也越来越对类似的事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印度外务部发言人和政府高官低调回应印度媒体就此事进行的报道事出有因。国际问题观察家认为,中印之间的关系随着瓦杰帕伊总理的成功访华有了极大的发展与提高,中印关系正在走向新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不愿意因为这样的事件使中印关系受到些许的影响。

  另外,类似的事件如果不能低调处理的话,那么事端就有可能扩大。20世纪80年代初,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差一点成为中印双方爆发战争的导火索。中国方面对于中印边境争议地区内印度建设任何的永久性设施都十分敏感,而印军当时在旺东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哨所,中国边防军立即做出反应,也在中方一侧建起了永久性的哨所,结果印军立即向旺东地区派出了第5山地师,差一点跟中国军队擦枪走火。

  中国政府历来不承认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印特工在边境的秘密活动颇为诡异

  尽管印度政府方面低调处理此事件意在不影响中印关系,但与此事件有关的两点相当令中国关注:一是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问题;二是印度武装特工在中印边境地区的秘密行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明确表示,中国政府从来不承认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印度媒体提到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面积约90000平方公里,是喜马拉雅山南坡最肥沃的一块土地,雨量流沛,亚热带气候,离川藏和滇藏公路生命线非常近,事关战略部署。

  多年来,印度通过不断的移民,已经在当地有100多万人口。关于这一地区得从中印边界说起。中印边界分为东、西、中三段。西段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同印度拉达克接壤部分,有争议地区约33000平方公里;中段是中国西藏阿里地区同印度喜马拉雅偕尔邦和北方邦接壤部分,争议地区约20000平方公里;东段地区是不丹以东一段边境,争议地区约90000平方公里。

  191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在西姆拉会议之外与西藏地方当局代表秘密炮制了中印边界东段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企图将这一地区90000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入印度版图,中国历届政府都未承认,长时间内殖民主义者也未敢越过中印传统习惯边界。

  1947年印度独立后不断将领土向北推进,至1953年前后扩展到非法的“麦克马洪线”。1954年,印度当局在非法占领这块中国领土上成立了所谓的“东北边境特区”,1972年又将该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1986年12月8日和9日,印度议会两院通过了一项法案,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为此,中国政府郑重声明,印度议会通过这一法案完全是非法的,中国政府绝不承认所谓的“阿鲁纳恰尔”。

  军事分析家则对印度情报局和印度军情局特别安全局武装特工在中印边境地区的秘密活动感兴趣。印度情报局(IB)是印度政府的国内情报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情报局。由于该情报局极其诡异,根本不接受印度政府其它机构的审查和审计,所以要想确切知道印度情报局的任务几乎不可能。

  不过,国际情报界普遍认为,印度情报局除了搜集国内安全情报外,还担负着边境地区的情报搜集任务。根据印度《电信法案》的授权,印度情报局可以对通讯实施侦察,包括监听电话、截收普通信件和电子邮件。有消息说,印度情报局每天要秘密拆看5000封海外来信。由于连印度警方都没有这一特权,加上印度法庭不采信通过窃听得到的证据,所以情报局的这一特权经常遭到印度议会的猛烈抨击。印度情报局还经常以假名向报社投稿,表达有利于政府观点的声音。根据这一职责判断,印度情报局官员赴边境地区主要是进行电话窃听。

  特别安全局是2002年3月新成立的印度国防情报局的下属单位。印度国防情报局是将三军的情报机构通通归拢在一面旗下,从而确保军队口情报的搜集与生产。根据职能划分,特别安全局既是情报机构,同时也是专业的突击队。其武装特工常常被派到敌后执行突击任务。目前,该局有两个营的人马。因此,它出现在边境地区主要是为渗入敌后的情报官担负安全保卫任务。

收藏
此条目发表在 新闻快递 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