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与美国的恩恩怨怨

新加坡《联合早报》日前发表香港外交时事评论员邱震海博士的文章,叙述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与美国之间的恩怨历程,现摘要介绍如下:

最近一段时间,由法、德、俄、中四国组成的所谓”反战轴心”出现明显松动的迹象。继北约达成协防共识之后,欧盟国家,其中尤其是德、法这两个欧洲大国也终于开始向美国作出让步。于是,美国操控其盟友的外交手腕再次引起分析家们的关注。

事实上,美国从外交上操控其盟国非自今日始,它出于自身利益在外交上频繁更换盟友或利益代表更非自今日始。美国今日的头号敌人伊拉克,20年前曾经是美国用来对付伊朗的一张王牌;欧洲国家更应还记得,当萨达姆还是美国主要盟友时,德、法等国也曾在美国鼓动下,执行了一条亲伊拉克的政策。1982年,法国40%的出口武器被运往伊拉克;而德国则不但向伊拉克出口武器,而且还在那里设立工厂。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工厂大多被用来研制或生产生物和化学武器;但在整个80年代,在美国对付伊朗和利比亚的整体框架下,没有人对此提出过任何疑问。

历史再次证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盟友,只有永恒利益”之说,但也再次证明美国策动攻伊战争的理论荒谬。这时,回顾一些已经被人淡忘的”史料”,抑或挖掘一些鲜为人所知的真相,当有其现实意义。其中便包括萨达姆与美国的恩恩怨怨。

石油入不敷出

要解读美国这场战争背后的行为逻辑,必然涉及其战后尤其是70年代后的中东政策,而在相当程度上,其政策布局又是和石油战略联系在一起的。

众所周知,伊拉克是沙地阿拉伯之后的第二大石油储藏量的国家。资料显示,沙地的石油探明储藏量是2620亿桶。由此可见作为最大的的石油储藏国,沙地和伊拉克的重要性所在。

从美国来看,其国内油田的开采能力和需求之间的差距加速增加。据悉,美国国内油田开采高峰期已经过去15年,得克萨斯和阿拉斯加等地油田开采数量已跌回至40年代的水平。沙地每口油井的开采能力为809立方米,而美国却只有1.8立方米。与此同时,过去十年里,美国国内石油消耗却上升了20%(欧盟成员国的上升幅度为10%)。

虽然多年来美国一直努力实现石油来源多元化,其中尤其是确保从所谓安全石油输出国,包括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石油来源,但实际上,美国从这两个国家的进口量分别只占进口总量的14%和15%,而超过三分之一的石油依然来自两个最动汤的地区,那就是委内瑞拉和波斯湾。据透露,光是沙地的石油供应,便占美国石油进口的近20%。

由于美国对沙地石油的这一依赖性,小布什上台后,便成立专门委员会,制定新的石油战略。在今后七年时间里,美国将逐步减少从沙地的石油进口。其原因便在于自波斯湾战争之后,由于沙地国内日益强烈的反美情绪和所谓极端势力的高涨,以及沙地经常利用其每天出产800万桶石油的独特优势,掌控全球石油价格,美国越来越明显地感到这个国家已有脱离美国控制的倾向。

尤其是九一一事件之后,由于参与这一事件的恐怖分子有15人来自沙地,美国和沙地之间矛盾更为激化。因此,虽然表面上依然维持友好关系,但五角大楼的一份内部报告已将沙地明确指责为”邪恶之中的核心”,并表示”一旦形势紧急,可出兵占领沙地油田”。

第二个战略石油基地

不过,在所谓”出兵占领沙地油田”之前,美国必须先在波斯湾地区确保一个安全的石油后备基地,这便是第二大石油储藏国伊拉克。

令美国感到头疼的是,由于联合国的制裁措施,伊拉克近12年来只能在所谓”以石油换食品”的框架下出口石油,其石油出口受到极大限制,无法满足美国眼前的石油需求,更无法满足其将伊拉克视为沙地之外第二个石油基地的战略。在这种情况下,要大规模获得伊拉克的石油,唯一的办法是联合国撤消对伊拉克的制裁;而鉴于萨达姆拒不妥协,要联合国撤消制裁,唯一的办法只有更换政权。布什的首席经济顾问林德斯说得明白不过:”伊拉克政权更换之后,世界市场将可每天增加300万至500万桶石油供应。新的波斯湾战争如果成功,那对经济将有极大好处。”

美国的这一石油战略,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其全球和中东地区战略。而这一战略中,萨达姆是一个渺小然而却举足轻重的棋子:他时而成为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座上宾,时而又沦为”全世界最危险的人”。

与此同时,伊朗在美国的中东战略中也始终是作为伊拉克的对立面而出现的。1979年前,萨达姆对美国微不足道,因为美国当时在中东的利益代表是巴列维领导下的伊朗;霍梅尼上台后,名不见经传的萨达姆作为与伊朗抗衡的力量,一下子受到华盛顿器重。更有戏剧性的是,从老布什上台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结束,短短三年时间,萨达姆从成功遏制伊朗的英雄,沦为美国头号敌人,皆因其野心勃勃而让华盛顿感到威胁。而此时,华盛顿先前的敌人伊朗和利比亚,则反倒是归于平淡了。

二战结束后,在长达23年时间里,美国在中东地区一直满足于其躲在幕后操纵的角色;当时的中东地区主角,是正在迅速衰败,然而却影响力尚存的英国。

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1968年。当时,英国宣布,它的军事力量已不足以承担原来的使命;从1971年起,它将从苏伊士运河东部撤军。与此同时,苏联加紧了在印度洋的军力部署,而美国却由于越战泥淖而难以顾及中东事务。

巴列维倒台

在这种情况下,尼逊政府的策略是在中东寻找利益代理人。首先是巴列维国王领导下的伊朗,其次是最大的石油国沙地。整个70年代,美国的中东政策便是通过这两根支柱得以贯彻。

1979年,巴列维国王被推翻,宗教领袖霍梅尼上台,使美国的这一中东政策受到极大冲击。霍梅尼公开将美国和以色列称为”大撒旦”和”小撒旦”;同时,那年11月,伊朗民众占领了美国大使馆,将52名美国外交官劫为人质,并在长达444天的时间里,使美国处于惊慌和恶梦之中。顷刻之间,昔日的美国利益代表成为美国在中东的最大敌人。

对美国来说,巴列维的倒台,不但意味着利益代表的失去,更意味着可能失去一个极为重要的石油基地。华盛顿战略家们已经意识到,今后十几年内美国将逐渐出现石油危机。因此,新的利益代理不但必须与伊朗相抗衡,而且还须拥有比伊朗更为丰富的石油资源。萨达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美国相中,并在整个80年代承担了这一使命。

向萨达姆倾斜

这一使命正好与萨达姆本人的野心不谋而合。当时,伊拉克每天的产油量为600万桶,而在临近的伊朗省份楚以斯坦,日产油量便达到500万桶;两者相加,达到当时全球每天石油消耗量的20%。如果吞并楚以斯坦省,那么伊拉克在全球的影响力便超过沙地。这也完全符合萨达姆上台伊始的政治野心–使伊拉克有朝一日获得与俄罗斯和中国一样的全球地位。

1980年秋天,伊拉克向伊朗发起进攻,并得到美国的支持。1982年,虽然有证据显示伊拉克与国际恐怖组织有联系,但为了利益,里根政府还是将伊拉克从支持恐怖组织的国家名单中删除。与此同时,美国开始向伊拉克提供含高度军事价值的情报,其中包括卫星图片,使伊拉克军队得以准确摧毁伊朗军事基地。从1983年起,美国开始向伊拉克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其中包括贷款和战斗机。1985年,美国开始向伊拉克出口高技术,萨达姆后来利用这些技术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83年,伊拉克军队在两伊战争中首次使用化学武器,以阻止伊朗军队的自杀式进攻;1984年3月,联合国正式提出伊拉克使用化武问题,华盛顿也只是对伊拉克表示口头抗议,要求欧洲国家加强武器出口检查,但自己却一直没有停止援助伊拉克。美国甚至还在联合国阻止了一次旨在制裁伊拉克的外交努力。

向伊拉克大幅倾斜的战略,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那就是:伊朗得到暂时遏制,而美国则以每桶石油比世界市场低一美元的价格从伊拉克进口原油,进口量从1987年的3000万桶迅速上升到1988年的1亿2600万桶。

1988年4月17日,伊拉克向伊朗发动了两伊战争中规模最大的地面进攻。第二天,美国海军向波斯湾地区的伊朗战舰发起进攻,击沉了伊朗最大的两艘军舰;7月3日,美国又将伊朗的一架民航机误以为军用飞机而击落。美国的直接军事行动使伊朗最终认识到,华盛顿不惜使用一切手段帮助伊拉克。当年8月,霍梅尼同意签署停战协议。

萨达姆错估形势

在耗时八年的两伊战争中,伊拉克军队得以壮大,同时也获得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经验。由于伊拉克成功遏制了伊朗,美国准备在90年代继续向伊拉克倾斜的政策。老布什上台后,在头一年多时间里确实延续了这一政策。

两伊战争后,虽然油价大幅下跌,但伊拉克陷入空前的经济危机。在萨达姆看来,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沙地和科威特,因为它们曾向伊拉克贷款,支持其对伊朗开战,但战后却以超过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规定额度,向世界市场大量倾销石油。同时,萨达姆还获得情报:科威特正试图在伊拉克边境不远处开采石油。穷兵黩武的萨达姆终于再次铤而走险,作出入侵科威特的决定。为了继续获得美国的支持,伊拉克甚至将向美国提供的石油供应优惠,从原来每桶低于世界市场价格一美元,再次下调到低于1.24美元。

萨达姆错误估计了形势。1990年8月1日,伊拉克向科威特发起军事进攻后,美国迅速作出反应,因为直觉到,萨达姆攻克科威特之后,必将魔掌伸向中东其他国家,以实现石油霸权野心。

果然,美国获得情报,伊拉克军队正在向科威特南部调动。这一情报更使美国确信,萨达姆正准备大举进攻沙地阿拉伯。这是美国绝对不愿看到的结果,即全球石油储量最丰富的两个国家,均为萨达姆所占领。况且,如果说80年代的美国还需要萨达姆来遏制伊朗,那么,现在,遏制萨达姆无疑更为重要。于是,一场由美国主导、获得联合国授权的战争终于在1991年1月17日打响了。

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后美国与萨达姆的关系,想必读者都已了解。了解第一次波斯湾战争前美国与萨达姆的恩怨历程,有助于我们了解此次美国战争计划的背景,以及此次战争的走向。

收藏
此条目发表在 新闻快递 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