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年龄结婚最好?理想婚期经济学分析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经济学家看来,这话昏头昏脑,什么信息也没有。

请问,世上真的有“生死相许”的人吗?当然不能说没有,但少得可怜。更主要的是,对于社会上大部分的人来说,爱情与婚姻也像人类的其它行为一样,主要目的不是疯疯癫癫、寻寻觅觅,更不是什么“生死相许”,它带给人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因此同样要经由理性的选择,并符合经济学的理性分析。

那么,人们谈情说爱,喜结连理,究竟图的是哪门子收益呢?马克思作过一番分析,认为爱情迷人的面纱后掩盖的是“生育后代”的目的。其实在现代社会,生育完全可以不必通过婚姻来完成,弄个玻璃管子就行,花钱也不一定多,何必一定要借助于婚姻,绕上那么大一个弯。

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婚姻有“四大收益”――

一、可通过劳动分工实现比较利益和递增报酬。比如女主内男主外,或女主外男主内,要比每个人既主内又主外,效率要高。

二、互相提供信用,协调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比如一人工作供养另一人读书,最后共享荣华富贵。

三、可分享家庭共有品,如调女弄子的天伦之乐。此外还有彼此的知识和智慧,也是可分享的共有品。所以人们常发现,妻子教育程度上升,有助于提高丈夫工资。

四、防灾保险,如生病不至于无人照顾。若问在印度和中国农村,女儿一般远嫁外地,为的是什么?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为了更有效地防范农业歉收的风险。婚姻有这么多收益,可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的人都选择了“结婚”而不是“独身”。

那么什么时候结婚最合适呢?没有一定的定论。

人们结婚的目的是在于希望从婚姻中获得最大化的收入。如果婚姻收入超过单身收入,那么人们会选择结婚,否则就会宁愿选择独身。结婚有收益,由于规模效应而节约生活开支等。两个人单独生活要两套厨具,两个人结婚后只需要一套厨具,这就是“规模效应”。

结婚也有成本,比如搜寻婚姻产品信息,请客吃饭,在恋人身上的投入、下聘金、负担责任等等。求偶的人们需要在市场上进行大量的信息搜寻是需要付出成本的,比如耗费经历金钱等――最直观地,当你试图了解一个人是否可以做伴侣时需要花时间与他接触并在他身上进行各种投入――如果这成本很高的话,超过婚姻的预期收益,那么这个求偶的人可能宁愿(或者被迫)选择独身。

现代社会独身的人越来越多,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人很忙,搜寻婚姻信息的(机会)成本很高。而且,实际调查发现,白领阶层比蓝领阶层独身更多结婚更晚,其原因也很大程度上在于白领阶层更忙,有更多赚钱机会,因而进行婚姻信息搜寻的成本更大。

所以,人们结婚与否,总是在婚姻的成本和收益间权衡。

在一个自由竞争且信息完全的婚姻市场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伴侣,从而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但是自由竞争和完全信息的假设常常并不存在,因此才有了“孽缘”或者不幸的婚姻。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代里,婚姻主体双方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没有选择自由的,而且男女不平等的现实破坏了公平交易,因此婚姻市场的竞争受到破坏,婚姻市场就缺乏效率。

把经济学方法用于分析婚姻问题,还可以有一些有趣的结论。比如一般而言,婚姻质量比较好的组合是夫妻双方志趣相投但各有所长,因为这样的组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双方各自的比较优势;而志趣不投、技能也不互补的夫妻,其婚姻质量就会差一些。当然这并非绝对,关键还在于夫妻双方是否适合于对方。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张俊森教授曾就婚姻问题做过计量分析,得出得结论也是夫妻双方在互补性的特征上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在替代性的特征上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

收藏
此条目发表在 新闻快递 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评论